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称为“七绝圣手”。所熟知的不少边塞诗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他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王昌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1、唐代边塞诗人。
2、王昌龄一生创作将近200首诗作,留下来的有181首。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七绝七十四首占盛唐的绝句的六分之一。
3、王昌龄的诗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4、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抒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
王昌龄是怎样的爱国情怀
唐朝的边塞诗写得非常好,在边塞诗里,不仅有着壮观而辽阔的美景,更有着恢弘而大气的情感,有着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带着苍凉的浑厚,或许会回望历史,但也是借古叹今。遥望战场,是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是建功立业的男儿理想,更是为国捐躯的英勇奉献。而王昌龄,更是这类诗歌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王昌龄的边塞诗意境深远,含义丰富,语言大气而磅礴,是典型的盛唐气象。他的一生比较曲折,早年家境贫寒,直到三十岁时才进士及第,而在及第之前,他也曾投笔从戎,见识过边关的风土人情,也见识了边关的残酷与壮观。
王昌龄与许多著名的诗人都交好,如李白、孟浩然、王维,还有岑参王之涣这样和他同属一类的边塞诗人。而王昌龄在这些优秀的人当中,也毫不逊色,他以七绝见长,所以也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和辛渐的故事
开元十三年王昌龄东归,投宿于扶风一家客舍。旅店主人正好是一个退伍老兵,自称“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他跟王昌龄说,如今三边皆无事,年轻人还是要从事于翰墨,靠科举求取功名。
受此启发后,王昌龄即刻便收心读书。毕竟出生于望族,王昌龄两年后就一举高中,进士登第,步入仕途。不过王昌龄这个人个性豪放、不拘小节,善于直抒己见,经常在朝堂之上直接开怼李林甫弄权,这样正直的品格往往会招来恶意的诽谤。
在去任职的路上,他结识了辛渐。两人一见如故,很快便成为了知己,终日在一起商讨学术及国事。但好景不长,辛渐很快就要回到洛阳。得知这一消息的王昌龄在镇江的芙蓉楼,为辛渐设宴饯别,彻夜长谈后的第二天又一路从江宁送辛渐到了润州,真可谓长亭送短亭。
就在此时,王昌龄写下了千古送别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般的送别诗是表达思念,歌颂友情。但王昌龄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在传递信息,“冰心”就是清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