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名人  > 隋唐名人 > 柳宗元是晚唐的吗

柳宗元是晚唐的吗

2023-10-27 14:45 268

他是唐代杰出的哲学家,批判神学,强调人事,用“人”来代替“神”。他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山水游记被千古传诵。他的诗朴素淡雅,风格自然,苏轼将他与陶渊明并列。他是柳宗元。

柳宗元是晚唐的吗

1、是的。

2、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是河东郡,世称“柳河东”。祖上世代为官,其父柳镇曾任侍御史等职。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属范阳卢氏,柳宗元只有两个妹妹。

3、后世人将柳宗元与韩愈、苏轼等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不仅是一位进步的思想家,他系统发展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创造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高峰。

4、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在治学思想上表现出鲜明的批判精神,其领导的古文运动对于中唐诗文革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北宋崇宁三年,宋徽宗赵佶敕封柳宗元为“文惠侯”,南宋绍兴二十八年他被宋高宗赵构加封为文惠昭灵侯,元泰定帝致和元年,追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

柳宗元的作品

1、《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被誉为“唐诗五绝最佳”之作。富于理想的“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母亲也在半年后离世。年届三十,政治失意,至亲离世,柳宗元的人生在冰雪之中,寒冷至极。

纵观天地间,鸟儿飞走了,不再回来了,天地间一个人也没有。自己没有伙伴,寒冷孤独至极,可即使如此,他依然以清洁和纯粹要求自我,绝不苟且媚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柳宗元的处境,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柳宗元的坚持。处在艰难的处境太平常,而高洁的坚持却尤为不易。为了理想的坚持,柳宗元承受着“千万孤独”依然不悔。

2、《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元和十年,被贬到永州十年后,柳宗元被召到京师,本以为会受到重用,可是,武元衡不愿意启用柳宗元等人,柳宗元又被贬到柳州。

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当柳宗元到达柳州以后,登上柳州高楼,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站在高楼上,只见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清澈的柳江九转千回。同行的四位友人同时被贬谪,隔着岭树青苍,音书都无法送达,想到此,仿佛天地间都充盈着柳宗元的愁思。

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犷,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为了排遣忧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柳宗元和好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观景,只见四野群峰如剑锋,一刀一刀地割着柳宗元的愁肠。

他恨不得自己化作千千万万,落在每一个峰顶上眺望着故乡。柳宗元去世已有一千多年,可再读这首诗,依然能从中体会到他那渴望故乡的入骨深情。

4、《溪居》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闲暇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仿佛是个隐居山中的人。清晨时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独往独来碰不到世俗之人,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诗人似乎忘记了被贬谪的痛苦,他将不幸称之为幸,将生活过得闲适飘逸,似乎这贬谪生活不错,而其中藏着诗人深深的郁闷和怨愤。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不要去抱怨,尽量担待;不怕孤单,努力沉淀。

5、《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唐德宗贞元九年,柳宗元和刘禹锡同科进士及第,踏上仕途,后来,又一起参加了王叔文、王伾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两人又一起遭贬。

同样的经历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元和九年,两人各从贬所回京,第二年三月,又被贬为州刺史,两人一同出京,到了衡阳,就要分别了。

面对古道风烟,茫茫前程,无限感慨之下,相互赠诗惜别。临别之际,回想起一路走来的历程,患难相同,今天又要各自西东。

柳宗元的人物思想

1、文学思想

柳宗元通过在长期学习和写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主张革新六朝以来的散文,他认为散文的创作目的是为阐明道理,反对过分追求形式上的文辞和音律美,建议作家在此基础上养成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综合运用多样艺术手法的能力,以便创作出具有鲜明深刻、清新通畅、曲折厚重等特点的作品。

他提出“奥”“明”“通”“节”“清”“重”六种手法相互作用,达到深入浅出、波澜壮阔、幽深峻峭、结构严谨、气势磅礴的境地。除此之外,柳宗元主张广泛学习古代文化遗产,吸收儒家经典、老庄哲学、《国语》《史记》等作品的特点和优点,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2、教育思想

柳宗元的教育思想来源于他自幼接受的传统儒家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期以明道”,即通过教育手段以期培养统治阶级的治术人才。

要改变这种局面,应当开发民智,培养人才,用改革的措施来使统治阶级的思想合于“道”的要求,以使国家长治久安。柳宗元认为教育目就是培养君子,除正统儒家学者经常强调的“忠君、孝亲”那一套伦常标准之外,还强调以能否符合“公之大者”的政治要求,以及是否具有“生人之意”的政治理想为标准。

柳宗元认为君子的历史使命是“行道”“济世安民”。君子是人格高尚的人,内外兼修,内可以守其道,外可以行其道,为国家所用,就出而施行治道,就居家修养以完善其身。他尤其强调德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认为“君子进德修业”是学习的根本,知识是为德育服务的工具。

上一篇:孙思邈是药圣还是药王 上一篇:宋之问是哪个朝代的

相关阅读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