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永乐年间国家昌盛,经济发展迅速。明朝皇帝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不负所望,创造了当时堪称奇迹的航海历史。也因为航海事件,为郑和施展才能提供了机遇,郑和成为了世界上公认的航海家、外交官以及和平使者。
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
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是刘家港,位于江苏太仓,这里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枢纽港,曾拥有“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码头”等美誉。刘家港起于南宋,兴于元代。尽管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但元朝对于贸易还是很看重的,此外还有内部的航运,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疆域广大的元朝,为实现它南粮北运的经济需要,元朝政府在短短几十年间,重修大运河,新辟海运,在刘家港沿线建大型码头泊位,建立海运仓储和海事机构。元朝还不断扩大海外贸易,外通日本、高丽、琉球等国,使的刘家港号称“六国码头”。
民间流传中最有传奇色彩的江南首富沈万三,当时就寓居于刘家港,并经常泛海经商。
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就选在了刘家港。之所以如此,除了刘家港的优势之外,还有两个原因。
第一,太仓是江南鱼米之乡,经济也很发达,这样的地方,能够快速提供船队所需的物资。
第二,刘家港距离都城南京比较近,方便朝廷与船队之间的联系。
郑和航海图是什么
航海图是郑和在继承前人航海经验的基础上,以多年船队的远航实践为依据,精心绘制了一幅完备适用、能独立指导航海的《郑和航海图》。郑和船队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郑和航海图》功不可没。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航海综合运用了天文、地理、海洋、气象、水文及数学知识,选择最佳时间出航,得以在大海中顺利航行。
《郑和航海图》本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为方便起见,简称为《郑和航海图》,该图约成于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五年(1430年)间,即第六次下西洋之后。
其时全体下西洋官兵守备南京,明宣宗朱瞻基酝酿再下西洋(即第七次)之际,是为适应需要集体编制而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
《郑和航海图》运用我国传统绘画手法,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以一字长卷画轴的形式自右向左展开。
展现了以南京宝船厂为起点,出长江口,沿东南海岸线直达福建广东,然后再沿中南半岛向西行,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再经印度半岛到阿拉伯海与阿拉伯半岛,直到东非沿岸数十条航路的情景。
从今天的地理概念讲,《郑和航海图》涵盖了东经四十四度至一百二十二度,北纬三十二度到南纬八度的广大地域。水域包括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北部;陆地包括亚洲东南部到非洲东部的广大地区。
《郑和航海图》地名约五百个,其中外国地名约三百个。
描绘了大陆岸线、岛屿、礁石、浅滩、港口、江河口以及陆上可作航海标志的山岳、宝塔、寺庙、桥梁、城市等地物,详细记载了航线、针位、更数以及航道深浅、天体高度和航行注意事项,大大超过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所收的外国地名,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郑和航海图》是十五世纪以前,中国关于亚非两洲最为详尽的地理图籍,不仅是研究郑和下西洋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图籍,也是研究明初亚非航路及对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地理的极为难得的珍贵史料。
郑和下西洋访问了多少国家和地区
郑和下西洋遍访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明史《郑和传》中有确切记载: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渤泥、苏门答剌、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琐里、加异勒。
另外有阿拨把丹、南巫里、甘把里、锡兰山、喃渤利、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木骨都束、麻林、剌撒、祖法儿、沙里湾泥、竹步、榜葛剌、天方、黎伐、那孤儿,凡三十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