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名人  > 宋元名人 > 苏轼的名诗有哪些

苏轼的名诗有哪些

2023-09-18 15:28 488

悲欢离合、七情六欲和生老病死都属于人之常情,普通人经历了也就经历了,经历后会继续稀里糊涂的过日子。而有一个人,经历后,会把情绪抒写诗句中,成就一首又一首的优美诗篇,这个人就是苏轼。

苏轼的名诗有哪些

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是1076年苏轼在密州时所作,当时苏轼正和弟弟分离,在中秋节当天写下此词,表达自己的离思。该词望月怀人,勾勒出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孤独境界,可谓遗世独立。

通过对月亮阴晴圆缺的追问,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意味,达到了社会和自然的高度契合。胡寅评价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而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2、《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该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境界宏大,前所未有,因此被称为此词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是对传统词的一大突破,因而成为了豪放词的定鼎之作。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

3、《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旁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081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苏轼的同僚好友章楶在《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中写描写杨花之美,苏轼也写下了这首词来唱和。

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但是这首唱和之词却远超原词,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经典。

4、《江城子·与鲜于子骏书》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75年,苏轼在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在一次打猎活动中,苏轼写在了这首气势雄豪,淋淳酣畅的词。这首词在境界上大大突破了北宋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对南宋辛派词人有很大的影响。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书》中说这首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5、《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苏轼在被贬黄州后,在政治上遭到了打击,变得比较消极。这首《满庭芳》就是苏轼内心的一些反应。词上片由讽世到愤世,下片从自叹到自适,展示了作者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后既愤世嫉俗又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

6、《满庭芳》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082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已经第三年了。苏轼和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该词通过途中遇雨这件小事,来抒发自己旷达超脱的人生境界。上片主要写雨中,下片写雨后,洋溢着豪迈、豁达、乐观的生活信念。

苏轼有多少作品

1、散文

《策断》四篇、《留侯论》、《天石砚铭(并序)》、《记游定惠院》、《进策》、《随记集》、《策别安万民》六篇、《晁错论》、《荀卿论》、《策别厚货财》二篇、《重巽以申命论》等。

2、诗作、文赋

《春宵》、《后赤壁赋》、《和子由踏青》、《雪后北台书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海棠》、《上元侍宴》、《望海楼晚景》、《和子由渑池怀旧》、《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花影》、《题西林壁》、《有美堂暴雨》、《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3、词作

《水龙吟·雁》、《阳关曲·中秋作》、《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念奴娇·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醉翁操·琅然》、《行香子·过七里滩》、《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等。

4、书法

《宝月帖》、《江上帖》、《怀素自序》、《洞庭春色赋》、《北游帖》、《近人帖》、《梅花诗帖》、《李白仙诗帖》、《赤壁赋》等。

5、绘画《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偃松图卷》。

苏轼写的赠刘景文讲的什么

宋哲宗元祐五年,苏轼任杭州太守时,六十三岁的苏轼与五十八岁的刘景文相遇了。二人都属晚年,苏轼早就历经生死劫难,习惯了被贬和流浪,而刘景文一生郁郁不得志,仅在苏轼的推荐下拾得几个小官。

当两个饱经风霜的老者碰撞时,一定是孤寒满天。于是,苏轼为刘景文写下一首诗: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的关键就在于最后一句:“正是橙黄橘绿时。”这也是该诗最难理解的一句。不过,为了抛砖引玉,苏轼首先以荷、菊起兴:夏日里那曾经接天连叶、红花映日的荷,如今早已枯萎衰败;在秋天盛开的妖冶的菊花,如今也已残败不堪,唯有枝头依然挺拔苍立。

荷、菊分别是夏、秋的典型花种,苏轼表现它们的衰败,是为了引起“橙黄橘绿”的岁寒之心。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季节是在何时?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橙橘成熟的时候大约是在初冬,那么问题来了:苏轼认为初冬是“一年好景”所在之时,这是为什么呢?

一般来说,诗人对万物复苏的春、生机勃勃的夏或者硕果丰收的秋有歌咏之情,很少有人将初冬形容为一年风景最好的时候。据此,有小学生便带着这个问题回家了,向父母请教:苏轼为什么这么喜欢冬天?谁知家长们也很懵,难道要解释苏轼是个吃货,对橙子橘子吃不够?

其实,这背后是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的。苏轼写橙橘,实则偏重于橘,橘子树一直是诗人们歌颂的“嘉树”:屈原在《橘颂》中有“青黄杂糅,文章烂兮”之句,唐初宰相张九龄在《感遇》中有“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之句。橘子树“可以荐嘉客”,“自有岁寒心”,常用来比喻人之坚贞节操,这是荷、菊都比不上的。

苏轼写橘树,是为了赞美刘景文的品德和节操,其高明之处在于全诗无一字言刘景文之事,却将赞誉之融于字里行间,托物言志,不着痕迹,浑然天成。同时,苏轼亦在勉励刘景文,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更要有“橙黄橘绿”的乐观精神。

了解完整首诗的来龙去脉,相信大家便可明白此诗为何让人读不懂。因为若要读懂,首先要清楚橘树的文化意义,其次要清楚苏轼托物言志的手法,最后要清楚诗歌的写作背景,此三者缺一不可。

上一篇: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上一篇:李清照词声声慢原文

相关阅读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