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粗心大意、丢三落四、早上迟到······实际上,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理能力所导致的,那么如何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呢?锻炼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有哪些呢?
锻炼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理习惯。
自理能力对孩子自理习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孩子自己做事越来越多,能力就会越来越强。逐渐就习惯自己一个人去完成某件事就是自立。
二、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的能力,时间长了,孩子的独立意识就培养成了。独立意识对孩子未来有很大的好处。
三、有利于促进动作协调性发展。
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孩子责任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学习的动作、技能让协调性都得到了发展。
四、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
孩子如果从小能够自己去独立完成任务,在性格上就会形成独立,这对孩子是有好处的。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勇于面对困难,提高了抗挫能力。
怎么锻炼孩子自理能力?
1、不要剥夺孩子自己做事情的能力。
比如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到了一定的阶段,完全可以自己吃饭,但是很多家长还是喜欢给孩子喂饭,这就剥夺了孩子自己做事情的权利,就会影响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能力。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首先要增强孩子的自理意识。家长可以通过绘本故事等方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可以独自做好一些事情。当孩子有这方面行为时,不要求孩子做得多好,而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激发他的胜任意识。
3、家长要适当的学会偷懒。
当孩子对你洗衣服感兴趣时,家长可以让他尝试先洗一条袜子,告诉他大概的步骤,让他自己按照步骤一点点洗,并且提醒他一些小方法,在妈妈的“偷懒”中,孩子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独立。
4、适当参加集体活动。
这不仅能够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联系,还能让孩子自己在活动中学会交际,独立处理很多事情,让孩子享受自己做主的荣誉感和快乐。
5、父母要做孩子的表率。
孩子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而不会考虑某种行为是否正确、适当。所以,父母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中收拾整洁条理,办事独立自主、干净利索,这样,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可供他们学习的范例,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逐渐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