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很多家庭亲子关系比较差,孩子出现讨厌父母,不愿与父母沟通的现象,家长们一头雾水,不知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更不知该如何正确开导孩子。
小孩讨厌父母是什么原因
不尊重孩子,对孩子采用命令式:受中国古代君臣、父子关系思想的影响,家长们大多都在父母命令式的沟通、教育方式里成长,现在自己也为人父母时,会自然地传承这样的教育方式。这些命令、指令在很多时候是起到很好地震慑作用,但在相当多的时候是不适合用,特别是现在的孩子。
无端的指责与埋怨:父母的埋怨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他们第一想到的并不是如何检查试卷,寻找出错的地方,而在茫然地想着如何面对父母的指责与埋怨。
沟通障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想、兴趣及需求日益多样化,若父母未能及时调整沟通方式,保持开放和理解的态度,容易导致孩子感到被忽视或误解。长期缺乏有效沟通,孩子可能逐渐封闭自我,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
过度管教:有些父母可能对孩子进行过度管教,限制孩子的自由和兴趣。这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厌烦,因为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和认可。
期望值不匹配:父母往往基于自身经验与期望对孩子设定高标准,而孩子则可能追求个性发展,双方目标不一致时,易产生冲突。若父母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强加意愿,孩子易感到束缚与压力,进而疏远。
家庭氛围:频繁争吵、冷战等负面家庭环境,使孩子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可能将父母视为问题的一部分,从而产生逃避与厌倦心理。
叛逆期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怎么办
1、闭嘴静心,少说多听
首先,为了避免更多的言语伤害,父母一定要先闭嘴。好好听孩子说就好了,在倾听的过程中,不管孩子说的对或错,都不要反驳。
同时,你要觉察自己在听的过程中产生的念头,想法及情绪。你觉得自己的情绪波动较大,可以暂时中断倾听,先到一旁深呼吸几次,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2、真心接受孩子的憎恨
许多父母第一次听到孩子表达对自己的憎恨时,会感到非常羞愧,有的父母甚至会恼羞成怒,就下意识地否认孩子的指控,或者是开始自我指责不是一个好父母。
让孩子能够自由表达对父母的憎恨,这本身就是对父母权威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孩子时,愿意放下父母权威,拿掉自我角色。
3、看见孩子的内心伤痛
假如孩子从来没有对父母表达过负面情绪,很可能孩子已经决定将这一切深埋在心中,或许孩子觉得爸妈还没办法接受这些情绪表达,或许孩子觉得自己不能这么说,担心说了是对父母的大不敬。
身为父母的你,如果觉得内心能量足够强大,可以承受住孩子的各种负面情绪,鼓励你在亲子沟通当中,通过好奇提问看见孩子的内心伤痛。
4、放下期待,不再强迫,接纳孩子
父母对孩子有期待、有要求,这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不能一厢情愿,不能强迫孩子。要始终记住,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不能够绑架孩子,要求孩子完全按照你的想法成长,你需要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求,也就是说你要尽量放下期待,让孩子做自己。
5、及时给予肯定
父母需要留心观察孩子,在孩子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及时给予肯定。少一些数落和贬低,多一些赞美吧。
你想想,花花草草长期被批评、辱骂都会枯萎,何况是孩子呢?
“生命力本质上只有一种,但当它被看见时,就成了好的生命力,当不被看见时,就会成为黑色生命力。”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一定要学习这几点
建立亲密联系:与孩子保持亲密的身体接触,如拥抱、亲吻、牵手等。这些接触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和关心。
积极倾听:给孩子充分的关注,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感受和需求。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声音被重视和理解。
尊重孩子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不要试图将他们塑造成你期望的样子。
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每天安排一定时间与孩子聊天,了解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沟通时要专注倾听,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和重视。
陪伴孩子成长。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家长要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玩耍、阅读、运动等。在陪伴过程中,增进亲子感情,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比如,周末带孩子去公园游玩,一起做游戏,享受亲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