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男孩的叛逆期表现是比较明显的,大多数的叛逆期孩子都会不听话,学习下降,沉迷手机登,相信很多家长都经历过与孩子沟通难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孩子是非常不好管教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变得不再想服从父母了。
初中男孩不愿意跟家长交流怎么办
家长要学会寻找合适的时机。中小学生白天忙于学习,晚上有家庭作业,或者晚自习。学校学习任务重,人累,回家你啰嗦,心累,没有喘息的空间,他怎么可能会与你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聊天呢。因此家长应注意场合,注意孩子情绪,有想说的话题,不要随性而发,要存着,找个合适的时机说。
针对重点问题沟通。谈的问题过多,孩子可能记不住,改不了,反而效果不好。要就事论事,孩子最忌家长提陈年老帐,主观臆断,因此,就事论事的提孩子近期的某件事,让孩子反思,自己应该怎么改,怎么做。
要重视身体语言。父母对于孩子的关爱和信任,重视和赏识,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亲吻,一个手势,都可以对孩子传递各种情感,而且这比千言万语更具有力量。
家有不爱和父母说话的青春期孩子,家长常见的错误做法
打压型解决:
“你给我开门,臭个脸干嘛,没人欠你的,再不开门就把门砸了。”权威受挑战的家长
“你砸啊,你想砸就砸啊。”刺猬防御的孩子
“再锁门你就出去,别回来。”情绪上头的家长
“不回来就不回来,你以为我愿意回啊。”孩子嘶嘶力竭
气哄哄的家长,委屈的孩子。暴力相对,针尖对麦芒,两败俱伤。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矛盾加剧了,孩子的心更远了。
这是一种父母很常用的方法镇压,镇压可以快速的结束冲突,但镇压会让孩子产生怨恨,更不信任家长。如若家长长期使用这种方法,那么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会让孩子自卑,惧怕权威,唯唯诺诺,形成讨好型人格,对孩子非常不好。
屈从孩子:
一直顺从孩子,哪怕孩子是错的也顺着孩子。其实在微不足道的问题上,顺从孩子是个不错的选择,这可以体现父母是愿意倾听和讲道理的,然而一味的顺从就是害了孩子。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你想要让你的孩子变成你讨厌的人,那就一直顺从他。”也曾有老话说慈母多败儿,是有一定道理的。
逃避:
这是非常常见的办法,想尽一切办法逃避与孩子对抗,转移话题,直接不争论。这种方法虽然可以短暂的让对方冷静,但却没有解决问题,让问题一直积压着,一旦问题积压过多,那么总有一方爆炸,那时的威力就无穷尽。
打压、顺从、逃避都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对于打压,受伤的是孩子;对于屈从,受伤的是父母;对于逃避,双方都会受伤,没有赢家。其实还有一种很折中的方法,那就是合作,合作性的问题解决方案是互利共赢的,很值得父母学习。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脆弱,身体细微的变化让他们困惑,他们渴望独立,但思想却还很幼嫩,情绪起伏很剧烈,其实他们也很困惑。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开始质疑父母,挑战父母的权威,用无数种方法让你少管他,于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青少年开始想要拥有自己的权利。
他们经常会通过批评和争吵、沉默和保密来表达他们想要的独立。当父母没有调整好,就少不了一场争锋相对的战争。然而这些都是短暂的,父母需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支持和满足需求。
孩子上初中后不愿意和家长沟通的原因
1、青春期心理反应。初中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在心理上自主意识在不断增强,自我表现也日益突出。随着知识的增加,眼界的开阔,思维的完善。这种自我意识就更强烈,他们强调自己已经长大了,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再依赖父母,喜欢和同龄人交流。有了困惑,更愿意求助朋友、同学,而不愿和父母交流,解决问题。
2、缺乏共同语言。很多初中学生普遍反映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父母找孩子谈话多半围绕学习,而谈到学习,大多数家长又一味要求成绩好,分数高。对孩子心中喜欢的事物却不置可否,甚至直接扼杀制止。只有少数的家长能或多或少和孩子谈他们的喜好,更多的家长不会选择这样的话题。
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发展一般分为哪些阶段
1、依赖父母:对父母依然保持着一种依赖的心理状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随着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眼界逐渐开阔,他们已经开始向往家庭以外的世界,向往成人式的生活。
2、争取独立:青少年经常以摆脱对父母的依附标志着自己已经成熟。摆脱的方式可能是自我表白或是主动承担某些任务,当活动受阻时则可能采取激烈的方式与父母发生冲突。这是亲子之间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
3、走向成熟:到了十七八岁,即将踏出中学的校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家庭和社会上逐步取得成人的地位。不过父母的影响仍继续起着作用,由于思维方式、观念看法等方面的差异,还会引发亲子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