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教育 >  家庭 > 不愿回家的孩子的心理

不愿回家的孩子的心理

2024-09-27 17:20 165 家庭

家是每个人温暖的港湾,但是却有些孩子不愿意回家,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孩子在家里没有得到关爱和温暖,父母不要随意扼杀孩子的快乐,只要纠正孩子出去玩不爱回家的习惯就可以。

不愿回家的孩子的心理

1、觉得家里不自在

感受不到想要的温暖,所以才会想着拼命逃离,这应该是很多孩子不愿回家的真实原因。呆在家里的感觉,除了不自在外,还会伴有压抑、恐惧的想法。试问:这样的居住环境,大人愿意呆吗?答案一定是不愿意吧!

2、父母管教太严

随着年龄增长,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管教,反而越来越严苛。在父母看来,年龄越大,越应该懂得更多的道理,越应该按照自己期许的样子去发展。受不了这种压力,孩子只能不回家,少听一些父母的唠叨声。

3、缺少关爱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完全感受不到关爱,所以才会想着离开。外面的生活或许会艰苦,但是能让孩子感受到关爱,他们也就暂时忘了辛苦。物质很重要,但陪伴和关爱更重要,父母一定不能忘了顺序。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回家,父母该怎么办

一、减少唠叨,不要把孩子再当成没有长大的小孩子来看待

孩子从小都是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的,即便是他们已经进入青春期了,在父母的眼里他们还是从前的那个小孩子。父母的这种心理会造成对孩子事无巨细的关心,而父母关心孩子的表现方式许多时候都表现在唠叨与管束上。

父母要对他们减少在生活上的管束,不要在孩子面前唠唠叨叨,吃什么穿什么,这类的事情一定要记住不要管那么多。

二、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每天学习与放松的时间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最渴望的就是被信任,在得到父母信任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对生活充满自信,这种自信会激发出孩子身上的能量,从而往优秀的方向发展。

缺少信任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你越不信任我,我就越不往你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你说我不自觉,我就不自觉给你看,我放学就不回家,我就打游戏,他们的这些行为,很大一部分就是想通过逆反来做给你看。

所以,父母一定要充分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每天学习与放松的时间,只有信任才会让你们的关系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三、良好沟通,与孩子做朋友

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做朋友,通过做朋友来与孩子建立一种好的沟通渠道,而不是一味做一个高高在上的“家长”,来训斥孩子、教育孩子。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是朋友,有心事愿意向朋友吐露,吐露后不会遭到父母的粗暴干涉与教育批评,而是能够在父母这里寻求到有力的帮助。

四、父母和睦,不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吵

很多父母总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停地争吵,有时候一点小事就升级为家庭大战,吵得不可开交,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就会想着逃离这个家,让自己耳根清静。

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更不能因为出轨、夫妻感情不和,而经常吵架或者冷战,让孩子觉得家庭没有温暖、人生没有意义。父母一定要让家里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孩子感到这个家庭是温暖的,有凝聚力的。

为何有的孩子特别不喜欢回自己的家,而且特别不喜欢和父母交流

无法逾越的鸿沟

因为父母深受封建文化中阶层思想的侵蚀,认为父母的地位高于孩子。所以就算各方面都已经远远不如孩子,却仍然不承认自己的落后,甚至为了压制自己的孩子,常常会用打压、贬低、嘲讽的手段。父母和孩子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只会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不亲近的隔阂。

孩子停不下进步的步伐,然而父母却仍然固步自封,所以父母与子女的这层隔阂看起来很好突破,实则却是很多家庭一生都无法逾越的鸿沟。在这个父母一手遮天的家庭里,话语权通常都只属于地位处于高位的父母。

如果孩子的任何意见都不被接纳,任何想法都不被认同,任何思维都不被尊重,那么这个孩子在家里自然是缺乏归属感的。没有归属感就会感觉自己不是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员。既然是可有可无的地位,那么孩子与这个家庭又怎么会产生坚不可摧的链接呢?

孩子缺乏价值感

为什么一个孩子在家里对自我价值的感知很低,常常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呢?假如一个家庭小到家具家电坏了,大到父母做的重要决定,这个孩子全部都没有参与权,只有不停的被要求将重心放在学习上。

对于大事没有发言权,对于小事不需要参与,那么孩子肯定会觉得自己在家里并不重要,在家里的价值感就会变得非常低。就好比在一个集体中,其他人做了所有的决定,而孩子却没有任何参与权,那么这个孩子当然会有多余和无力的感觉。

上一篇:打压式教育孩子心理问题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