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教育 >  学习 > 孩子没有上进心无欲无求该怎么办

孩子没有上进心无欲无求该怎么办

2024-09-27 16:11 1307 学习

孩子的上进心是影响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现在很多孩子却表现出了佛系的态度,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和动力,让父母感到十分焦虑和无奈,这样的情况父母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指导呢?

孩子没有上进心无欲无求该怎么办

1、用竞争意识点燃孩子内心的激情

很多家长对于“竞争意识”常常是谈虎色变,觉得竞争只应存在于成年人的世界和规则中,若是对未成年的孩子强调竞争,那是一件过于残忍的事情。可事实上,竞争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无时无刻不处于竞争之中。

竞争让社会更有活力,让个人更有激情;竞争常常能够让人们发挥出体内最大的潜力,获得更加优秀的表现,这种因竞争而展现出的强大势能就是“竞争效应”。当孩子的竞争意识被激发出来,那他也就不会没有上进心了。

2、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当家长面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时,先不要用经验论否定孩子,“这件事你肯定做不了”、“你的想法真可笑”这样的话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失去挑战的欲望。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就要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工作,问一问孩子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为什么想做这件事,或许家长会发现,孩子的观点中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3、要拥有一颗勇敢的心

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路上,很少有人是一帆风顺的。孩子会遇到坎坷,遇到荆棘,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孩子就容易从“马拉松赛道”上弃权,无法再领略冲过终点线的风景。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勇气,引导孩子在面对困难时,自己是有能力解决的,自己身边有丰富的资源,自己可以灵活调动所有的资源解决问题。

孩子为什么会懒惰、不思进取

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出现不思进取的表现后,往往非常着急,所以多半会选择打骂的方式进行解决。但如果家长并不能了解孩子出现这种表现的原因,即使再怎么打孩子,也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孩子的心理因素

很多孩子之所以会出现不思进取的表现,其实并不一定是他们没有上进心,而是他们没有把努力学习与积极上进联系起来,所以才会因为理解的误差,导致其行为出现了问题。

但因为家长并不能真实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所以在对孩子施以错误的教育方式后,就容易使其越走越偏。所以在这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孩子看似叛逆不着调,其实与他们没有把上进心和学习联系起来有关。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有些小孩不思进取,其实和他们的父母脱不了干系。现在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宠爱自然也少不了,很多老人都会把孩子捧在手心里。

那么在家长的这种溺爱之下,很多孩子都会陷入过度宠爱之中,认为无论发生什么,都会有家长在后面撑腰。所以孩子可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即使自己不好好努力,也会有不错的生活,时间久了后,孩子也就慢慢地变得不求上进,甚至变成了所谓的“佛系”。

孩子所处的环境影响

古时曾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见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没有上进心的环境里,其心态也自然会受其影响,长期如此的话,也就自然会变成这样。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这样的道理,如果孩子周围的小伙伴都是不愿意学习的,对于学习毫无上进之心,那么孩子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面对“无欲无求”的孩子,家长该如何沟通

1、鼓励孩子多表达

家长以平等交流的态度,多问问跟孩子主观感受有关的问题。鼓励他多表达自己的想法,摸清他的兴趣点,为后续自我管理训练打下基础,最起码先恢复较良性的亲子关系。

比如:你是不是觉得作业很多,所以感觉很累?

你比较喜欢你的哪个玩具?

你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哪个?

上周末我们一起看的电影,你喜欢吗?

你是不是习惯了听爸爸妈妈的安排就好?

提问中,家长要注意沟通的语气,不要高高在上,摆着家长的权威架势,或者带着威胁的语气,敏感的孩子,很容易从家长的面部表情和语气中察觉到。

2、接纳型的倾听,多肯定,多正向回应

在交流中,无论孩子的回答是什么,都要秉着接纳的心态去倾听,即使这些回答不是你从自身性格或认知观念出发,想听到的答案。不要随时打断他的表达,更不能用反问质问的语气问孩子为什么这么想,不要急于纠正他的“错误”想法。

多听少说,灵活运用正向的肢体语言。比如:放学回家,先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交谈前摸摸他的头。整个沟通中,我们都要以正向的态度和语气在交流。对于不太爱表达的孩子,可以用封闭式问题进行引导,穿插几个开放式问题,鼓励他自己多表达想法。

注意,非常重要的一点,为了扭转历史指责较多的教养方式,现在的沟通中,对于赞美和鼓励,一定要表情和语调都张扬些。为什么?想一想我们发脾气的时候,是不是怒颜厉声?孩子天生对丰富的表情和语调敏感,印象深刻。我们要让赞美和鼓励,重燃他的内心动力。

另外,请牢牢记住一个原则:家长有情绪的时候,不要去教育孩子。

上一篇:玩游戏的孩子最后都变成了啥样子 上一篇:打压式教育孩子心理问题

相关阅读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