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教育 >  亲子 > 孩子不信任父母怎么办

孩子不信任父母怎么办

2024-06-04 11:26 794 亲子

教育的意义是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品德,所以要从小让孩子树立诚实守信的品质,从另外一方面将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孩子不信任父母怎么办

不信任父母,就说明父母在孩子心里失去正面的影响力。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形成。所以要想重新得到孩子的信任要付出加倍努力。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必须做好表率,言行一致,说到那做到那。要去面对理解孩子,要有责任有担当,建立良好关系信任就会逐渐得到改善。

首先你要做的事给孩子承诺的事一定要做到位,诚恳的向孩子道歉,因为哪一件事你没做到,骗了孩子才让孩子失去对你的信任,从现在开始,你不能失信于孩子,孩子在你的一言一行中才会再次信任你。

首先你要做的事给孩子承诺的事一定要做到位,诚恳的向孩子道歉,因为哪一件事你没做到,骗了孩子才让孩子失去对你的信任,从现在开始,你不能失信于孩子,孩子在你的一言一行中才会再次信任你

孩子不愿沟通不信任父母,父母需要做到三个“言”

1、少言多听:保持良好亲子沟通的钥匙。

在父母与孩子日常交流中,出现最多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不停唠叨、说教。为什么父母喜欢不停地唠叨、说教?

唠叨、说教,更多的是因为父母自身的焦虑。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很多父母奉行的这句话,给父母带来了焦虑。不能输,那只有让孩子不停地跑。于是,就表现在唠叨孩子:“快点去上学。”“快点去做作业。”“快点去学习……”,“你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办?”

父母还希望通过唠叨,给予孩子指导。或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促使孩子成长。于是,父母对孩子不停地唠叨、说教,成了亲子交流的常态。但是,父母的不停地唠叨、说教,并没有起到他们要的作用。因为父母在唠叨、说教时,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而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

父母倾听孩子:要对孩子的诉说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对孩子的谈话表现出兴趣,不要打断孩子的倾诉,时不时表现出对孩子的赞赏,会让你的孩子更愿意沟通。

2、言出必行:诚信,赢得孩子信任的基础。

孔子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言而有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而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对孩子信守承诺,保持诚信,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产生充分的信任感,才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

但太多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比如,孩子哭闹时,父母常用许诺来哄孩子:“别哭了,回头给你买辆小汽车。”

于是,孩子信以为真,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可是,妈妈把这随口一说的许诺,忘记到脑后,并没有兑现,一次次的"空头支票”似的许诺,让孩子的一次次希望都成泡影。这样下去,孩子会觉得父母在撒谎,逐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而且,在哄骗中长大的孩子,也不会对自己的承诺负责,会做出违反诚信原则的事情。所以,要想孩子信任自己,父母一定要对孩子言出必行,说话算数。

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许诺时,要慎重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和把握做到,对不能做到的,就不要轻易答应,不能随便哄骗孩子,既然答应了孩子的事情,父母一定要想方设法做到。如果实在无法做到时,要向孩子道歉。

3、言传身教:父母对孩子的最有效的教育。

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个道理也适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如果父母自己做得好,你什么都不用说,孩子也会模仿你,变得优秀;如果父母做得不好,你再怎么说教都没用。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费尽心血,可有时候,孩子的成长并不如人意,其实,父母说千遍道万遍,不如父母用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撒谎式育儿”对孩子有什么伤害

1、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

父母是孩子最爱的人,孩子无条件的信任着自己的父母,因此父母的一次简单的欺骗,都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小题大做”。成人可能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因为自己撒的一次小小的谎言就大发雷霆,那是因为孩子从内心里是无比信任自己的父母,同时对于父母说的充满着期待。

当父母撒谎的次数多了,就会对孩子造成非常大的打击,孩子会觉得父母没有尊重自己,不爱自己,孩子的内心在受到极大的打击之后,他会开始不信任周围的人,试想连最亲的人都骗自己,孩子还能够相信谁?

2、效仿父母

父母撒谎多了,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三观,孩子也会去学父母,尝试去说谎,一旦尝到了甜头,孩子撒起谎来更是停不下来。

上一篇:学霸潜质几年级能看出来 上一篇:孩子叛逆是好事吗

相关阅读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