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足见金钱对于人们的重要性,生活中,很多孩子偷偷拿父母的钱去学校买东西,满足自己的愿望,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告诉孩子偷拿钱的后果,家长也要进行自我反思,是不是平时对孩子的控制太严格了。
孩子带钱去学校怎么教育
首先,要先教育自己的小孩,尽量不要给他大额的钱币,更不要带到学校,定期检查小孩的书包,及时发现异常。
另外,可以和老师沟通,让老师在学校多教育小孩这方面的知识,毕竟小孩子对老师的话还是比较听的。
然后,树立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观念。不要让孩子盲目追求物质,不要攀比,教育他们理性消费的原则。
最后,增强责任心,孩子的责任心反映了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式。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言而有信,正确教育孩子,并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孩子总是偷拿家长的钱是什么原因
1、没有满足孩子的“欲望”。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孩子要什么,家长就满足什么。可是后来又觉得这样教育孩子不对,于是就不再满足孩子,这种落差感,让孩子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于是就开始偷拿父母的钱,来满足自己所谓的欲望。
2、孩子之间的攀比之风。孩子们之间攀比,有些孩子手里拿着新颖、新奇的东西时,就会在同学之间炫耀,有些孩子心理就会产生想法,自己没有这个东西,但是也想成为大家的焦点。于是孩子就开始偷拿钱,也让自己拥有这个东西,也能成为别人艳羡的对象。
3、追求刺激感。这一点类似于"禁果效应",对于禁忌的事情,孩子总会有尝试的冲动。尤其是父母明令禁止的事情,他们都会"以身犯险"。偷钱也是如此,孩子在电视上看到类似的惊险情节后,会将其运用到现实之中,趁父母不在场时"探囊取物"。
4、孩子错误的金钱观。多家长和孩子相处时,都会告诉他们"爸爸妈妈的钱都是你的随便花"。孩子的金钱观受到了错误引导,会认为父母的钱可以随意拿取,并不算偷。在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当他们需要金钱时,也会毫无忌惮地拿去,几百,甚至几千都毫无感觉。
5、好奇心作祟。偷来的钱可以随意支配,想买什么自己做主,这种猎奇式的考验,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探险欲望,偷来的钱花着有成就感,于是也喜欢上了这么刺激的事情。
面对孩子“小偷小摸”的行为,家长需要这样做
1、让孩子拥有物权意识。很多孩子都是有着物权意识的,可能家长并没有关注到,如果发现孩子有了偷钱行为,也要给孩子灌输这样的观念,告诉他们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有着归属的。想用别人的东西也需要征得对方的同意,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强调他们对私有物品的概念。
2、接受正确的消费观。孩子的世界都是比较单纯的认为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必须要拥有,这样的心理是比较正常的,父母也要学着接受。在自己的经济范围之内,也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消费观,告诉他们应该要合理接受,适当的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3、培养正确的金钱观。思想观念支配孩子的行为,想从根本解决他们的偷钱行为,家长要引导他们的金钱观,告诫他们"父母的钱可以给你花,但是要和父母沟通,不可以私自偷拿"。孩子不用担心自己的合理要求会被拒绝,自然也就不会偷了。
4、鼓励孩子做出弥补。即便孩子不懂事,犯了错误也应该教会她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至少要做出弥补,而不是逃避责任。相比两三千的金钱损失,孩子责任感、价值观念的培养要重要得多。
5、引导孩子自我反思改变。家长可以通过举例名人的事迹等方法,让孩子学会自我反思自己的错误,并学会主动地去自我改正。当孩子的坏习惯得到明显的改变之后,家长要不吝惜夸奖的语言,多夸一夸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也为养成好习惯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