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早熟,特别是在青春期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和孩子有良好的沟通,时刻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提供合理的支持和帮助。
初中的孩子怎么教育
1、转变自己的教养角色
中学阶段的亲子关系,父母最需要做的是角色转变,从处于控制地位的教育者转变为处于辅助地位的陪伴者。
父母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够从家庭教育的困惑中走出来,不再控制孩子,不再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设计和期望成长。以孩子为主,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能力,用放松的态度陪伴孩子成长,减少自己的焦虑和无力感。
2、信任孩子
有的家长总是担心孩子犯错误,不信任孩子,也不给孩子独自尝试的机会。然而孩子到了中学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渴望探索。
所以,中学生的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信任,让他们去犯错、去走弯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就放手让他们去做。
3、给孩子做决策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给孩子发言权和决策权,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信任。家庭成员一起讨论分析,谁的观点最合理就采纳谁的观点。
例如,让孩子决定怎样过自己的生日,让孩子自己保管压岁钱,让孩子帮忙买家里新添的家具家电,让孩子策划一次周末的全家聚会。
4、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总是不希望他们受到困扰,希望帮孩子尽快解决。实际上,孩子往往并不希望父母的干预,他们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当他们无法解决时,如果他们感到父母是可以信任的,肯定会寻求父母的帮助。
初中孩子的心理特点
1、独立和依赖的矛盾
上中学以后,孩子们不再象小学时那样遵从老师和父母的指示,天真地接受别人的评价。他们开始意识到,以往自己的许多观念并不是自己的,而是从师长那里得来的。于是,他们开始探索真正的自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2、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所有的孩子都有着对于自己未来和关于人生的美好理想,随着他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他们也看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较大差异,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产生了矛盾。有时候,孩子过于理想化的倾向往往是父母教育方式的结果。
3、自负和自卑的矛盾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开始象旁观者一样进行自我观察和评价。这种自我评价可能是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也可能与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较,或者完全是内心的自我分析和评价。这些评价具有相当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常常容易发生极端变化。
4、沟通和封闭的矛盾
青春少年渴望与同龄人交流思想、沟通内心体验,排遣日益增长的孤独感。从青春期开始,孩子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他们既充满了各种幻想和憧憬,又会萌发许多孤独和感伤,并且有自我封闭的倾向。
如何教育上初中的孩子
1、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
建立起和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是教育的基础。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并主动与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观点和感受。只有建立起彼此的信任,才能够让孩子愿意听取家长的教诲和建议。
2、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初中阶段,孩子需要开始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和复习。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中逐渐建立自信心。
3、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多参与体育、艺术和社交活动,这有助于孩子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同时,通过发现孩子的天赋和特长,可以为他们的未来规划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4、督促孩子做好作业
家长需要注意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同时提醒孩子要认真对待作业和考试。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分析作业和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尝试不同的思考方式,开阔孩子的视野和思路。
6、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初中时期是孩子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鼓励他们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提高交际能力和沟通技巧。
7、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性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如帮忙做家务、自己安排时间等。逐渐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性,有助于他们逐渐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