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家长是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整理孩子物品的时候,总是能发现一些不属于孩子的东西,询问孩子之后才知道,是他拿的别人家的东西,这个时候家长发现孩子偷拿别人东西,往往会很愤怒,但是家长千万不能做出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事情。
对于孩子拿别人家的东西怎么教育
1、倾听孩子的心声。为了教会孩子合适的行为方式,家长必须先要了解孩子的愿望。当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的时候,不要立即去审问孩子,而是要和孩子温和沟通,鼓励和引导孩子说实话,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这样才可以根本的解决问题。
2、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家长要告诉孩子,不可以不经过别人的同意拿走别人的东西去玩,这样是不对的。尽量用孩子能懂的话,解释他的行为对别人和对自己的影响。
家长除了和孩子强调不能随意侵占别人的东西的同时,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因为有时候孩子只是想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从而获得来自于大人的爱。
3、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来说,真正有约束力的规范和禁忌不在于父母的训导,而在于他们对父母和周围人行为规范的观察和模仿。对于孩子的“悄拿”行为,家长可以侧重为孩子树立一个有明确界限意识和能够延迟满足的榜样。
孩子爱拿别人的东西固然不好,但是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家长要明白,孩子任何时候都有成长的空间和改变的潜力,关键是看家长是否拥有耐心与用心,去走进孩子的内心。
4、要尊重孩子。完成和孩子的精神分离,才能有界限地和孩子相处。所以随着孩子长大,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时间、空间和以及孩子的隐私。不做成为孩子的“手脚”,更不做孩子的“大脑”,替孩子做事,替孩子做决定。让自己退到孩子的后面,做他们坚强的后盾就很好。
5、培养孩子所有权意识。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对家中的物品进行“所有权”确认,让孩子先分清楚哪个物品属于谁,接着在物品上标上姓名或做个记号,并订立规则:未经本人许可,任何人不能使用或拿走他人物品。
为什么孩子会偷拿别人的东西
1、没有所有权的概念。在4岁以前,大部分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是完全不自知,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偷。
2、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情况往往是发生在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父母不允许买,但是孩子又非常喜欢,那么就算孩子对于“所有权”已经有一定概念了,还是会无法像成人般良好地自控。
3、对同龄人的模仿。可能身边的孩子偷拿行为,让孩子开始模仿,所以才会产生偷拿行为。
4、希望以此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对于较大的孩子,已经理解这件事并不正确,但依然这样做,可能是感觉自己一直被忽视,想要选择调皮捣乱或更过分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孩子有偷拿父母钱的行为,应该怎么做
1、问清缘由。孩子拿钱肯定是有用处的,家长可以问问是不是需要买什么东西,还是被人家威胁给钱,从而想出解决的办法。
2、慢慢引导孩子。如果孩子是因为想要某样东西的时候就选择偷拿父母的钱时,父母也不要去打骂孩子,而是要慢慢的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这是错误的。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家长不要直接的就去批判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才会让孩子有偷东西的习惯,看看是不是自己陪伴的少了,注意千万不要去打骂,毕竟让孩子改掉才是家长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