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孩子都曾偷偷拿过家里的钱,而大部分家长在面对孩子偷钱这种情况的时候,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对孩子打骂惩罚一顿,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只会增加孩子的叛逆心理。正确的做法是:了解原因,理解孩子,消除诱因,解决问题。
小孩老是偷拿家里钱怎样管教
1、充分了解真实原因。首先父母要知道孩子为什么要偷钱,是因为他们需要用钱买什么,还是需要解决什么麻烦事情。孩子也有喜欢的东西,想要钱买零食或者玩具很正常;或者因为虚荣心的原因想和同学拥有一样的玩具、文具等等。
甚至有些孩子在学校被一些高年级的同学索取保护费,孩子不敢告诉父母只能选择偷钱。这些小孩之间的事,孩子不一定会告诉家长。家长不能强迫孩子告诉自己原因,一定要细腻地去考虑孩子的感受,如此他们才能对家长敞开心扉。
2、正确引导孩子的欲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对外部世界产生欲望,当孩子发现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他当然无法抗拒这种好处,而希望能拿到越多钱越好,爸妈要尊重并正确引导孩子的欲望。
爸妈也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孩子想要什么,并告诉他怎么样才能得到它。如果爸妈都置之不理,那孩子自然就想用“自己的方式”去获取。那“偷钱”的行为,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
3、给孩子适量的零花钱。当孩子进入小学后,爸爸妈妈应当适量给孩子零花钱,数目适中即可。爸妈可以跟孩子协商零花钱的去处,培养孩子对金钱的管理能力。当孩子手里有了零花钱后,看到别的小朋友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会冒着偷拿的风险去满足他平时“求之不得”的欲望了。
4、及时消除诱因。爸爸妈妈想要杜绝孩子偷拿钱的行为,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把家里的钱放置妥当。同时,爸妈不要在孩子面前大手大脚地花钱,以及经常用钱去哄孩子,或者把钱当作对孩子的奖励。
这对没有工作能力的孩子来说,家长过分灌输金钱观念,对孩子的成长不是好事。与其用金钱去捆绑孩子,不如多在情感和心理上关注孩子,以免孩子因为内心孤独而通过“偷”来补偿自己。
导致孩子出现偷钱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长没有满足小孩的要求。父母如果没有给孩子零花钱,或者零花钱很少,孩子有什么想要的物件自己买不起。如果孩子提出要求,家长不同意,孩子就可能萌生出“拿父母钱”的想法。
2、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不是偷。有些年纪偏低的孩子或许不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可能是觉得拿的不是别人的钱就不是偷,自己爸爸妈妈的钱自己悄悄“拿”了也没关系。
3、受到父母的不良影响。当父母的言行有一定的缺失时,孩子也很容易被影响。比如说买菜的时候,父母们贪图小便宜明明买的是土豆,临走时顺带手的拿上一根小葱,这样就会让孩子误以为拿别人东西是很正常的事。
家长该如何看待孩子从家里拿钱
1、不能认为孩子偷。在很多家长看来,不经过允许并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孩子拿钱就是“偷”。但家长要明白,在孩子看来,自己拿自家的钱,为何会称为“偷”?若家长执意这样认为,不仅让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并且还将问题上升为道德方面,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前,要先摆正自己的观点,别把孩子的行为上升到道德层面。
2、把问题变小。许多时候问题都很小,只不过家长把其放大了。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家长最好不动声色,在孩子拿钱的时候,现场抓包。这种紧张心情,会让孩子记忆尤深。然后装作没事一样说:“下次没钱直接跟我说,我会给你的,别再自己拿了。”
这样做,可以把事情变“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做的就是从背地里偷偷观察,看孩子是否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