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因为对物品归属权认识不足而发生偷东西的行为,而父母一旦发现,也很气愤和担心,轻则斥责,重则打骂,生怕孩子会不小心走上弯路。
11岁女孩偷东西怎么办
1、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很多家长只看到了孩子偷钱的不恰当行为,却没有看到孩子背后的行为诱因。家长要保持理智,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这时候对孩子进行的粗暴的打骂并不利于孩子的错误行为纠正。而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才能够从根本上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2、家长要帮孩子建立所有权观念。父母可以“以身作则”,在收好自己的物品同时,嘱咐孩子及时归置好自己的物品,父母可以向孩子借用玩具或是纸笔,并告诉孩子要使用多长时间,征得孩子的同意,方可把物品带走,在归还时要向孩子说“谢谢”。宝宝的东西也一样,没经过宝宝允许,妈妈和爸爸也是不能把玩具随便给别人的。
3、孩子偷东西时,不能给孩子贴上“小偷”标签。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拿”别人东西的经历,对于孩子的偷东西行为,切忌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因为孩子可能没意识到自己行为有多么错误时,大人已经给自己贴上了不道德的标签,无疑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可能会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建立在伤害孩子自尊的基础上。
4、适当给孩子零花钱。进入幼儿园开始,孩子有了消费需求。比如玩具零食,送小朋友礼物,给家人买礼物表达关爱。这些都是孩子心智成长的标志,也是学着处理人际关系的机会,需要给孩子适量零花钱了。
如何处理手里的零花钱,是孩子的权利,家长可以指导,但不可以越俎代庖,更不能在急用时不打招呼不归还。当你像尊重外人那样尊重孩子的权利,不必郑重宣告,孩子看着你的背影就学会了守住边界。
孩子偷东西的原因是什么
1、孩子没有“物权意识”,需及时开导。孩子年龄还小,一般都没有产生物权意识,不知道其他人的东西是不可以乱拿的,而且也不知道商店里面的东西还需要掏钱买。因此在平时生活的过程中,妈妈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开导和教育,让孩子形成一种物权意识,不是自己的东西是不能乱拿的,否则就要付出代价,承担很严重的后果。
2、家长不好的示范。可能在孩子眼中,就是学习了父母的某些行为,然后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了出来,不过可能是“另类体现”罢了。有些家长在平时爱占小便宜,给孩子不好的示范,孩子有样学样,就会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不要把孩子的行为品行带偏。
家长在教育孩子偷东西要注意哪些
1、不公开批评孩子。孩子也有自尊,特别是青春期孩子,自尊心非常强烈,所以,在批评孩子时尽量单独进行,而如果是批评孩子“小偷小摸”这样羞耻的行为,更要单独进行,否则很容易造成孩子破罐破摔,消极对抗。
2、不打骂孩子。打骂孩子容易激发孩子逆反心理,孩子的性格会越来越封闭、倔强,因此,有话好好说,是父母的修养体现,也是给孩子树立榜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