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有可能是孩子不能明确物权意识。所以当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时候,家长要做的不是包庇孩子,而是教导孩子如何面对后果,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小孩偷偷拿家里的钱怎么教育
首先、应该了解孩子偷拿钱的原因。作为家长,不要发现孩子偷钱,就劈头盖脸的一顿教育。首先安抚一下自己的情绪,问问孩子需要钱的理由,知道了事情的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孩子并不天生就是小偷,只是自己的需求没得到满足而已。
其次、不要给孩子扣上“小偷”的帽子。小孩子因为好奇和欲望,偷偷拿了家里的钱。这种行为与成年人明知故犯的行为是截然不同的。家长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就给孩子扣上“小偷”的帽子,这样会慢慢让孩子走向自卑和懦弱。其实孩子开始只是不知道这种行为是错的,家长只要正确引导孩子就可以改正的。
最后、家长要适当的给孩子一些财务自由。有很多家长怕孩子因为兜里有钱就学坏,其实我们家长越是控制孩子金钱方面的行为,孩子对金钱就越是渴望。如果孩子通过正常渠道就可以获得零花钱的话,相信孩子本身也不喜欢用偷拿的方式。适当的教会孩子如何分配自己身上的零花钱,对孩子更有好处。
孩子偷钱可能是这几种原因导致的
1、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在孩子上学之后,需要花钱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说购置文具、参加同学生日、周末和同学一起一玩等等。这都需要孩子手上有一定的零花钱,才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
但是有的父母在管控金钱这一方面十分严格,绝不多给孩子一分钱。所以有的孩子为了能够融入团体当中,却又没有获得零用钱的渠道,才会做出偷钱的事情。
2、家中的长辈随意放置现金。有的孩子偷钱主要因素是家长有意无意的诱惑,因为有了家长喜欢在家里随意放置现金,茶几上有时候放个几块钱、沙发上又放几块钱、换洗的衣服口袋里又放一些钱。这种行为很容易勾起孩子心中的欲望,如果孩子的自制力不强,他很容易就被这些随意放置的现金所吸引,做出偷钱的行为。
3、想要通过偷钱引起父母的关注。因为工作或别的原因,平时很少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导致孩子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有的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所以通过偷钱这种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
这其实是孩子对父母释放了一种信号,如果你们再不关注我,我可就要变坏了。所以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出现偷钱的行为时,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平时对孩子关注不够多?
4、孩子的物权意识不清晰。有的孩子年纪比较小,物权意识不清晰,他分不清楚什么是“别人的”,什么是“自己的”。因为物权意识不清晰,所以他才会出现偷偷拿钱的情况。其实也算不上偷偷,因为物权意识不清晰的孩子,都是光明正大的拿钱,等到被父母发现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父母不恰当的做法对孩子造成的后果
使孩子自我认同感低。家长的责骂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会因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而不断地自责。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时候,也会因为自己的这种行为而感到自卑,无法经营平等的相处关系。
使孩子的价值观产生偏差。父母的不当做法会让孩子更加认为金钱很重要,在孩子的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这种所发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孩子会对于物质更加的看重,并且渴求的心理越发的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