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教育不听话的孩子时候,会对孩子进行恐吓,短时间内孩子果然就变得乖巧起来。但吓唬孩子这个方法简单粗暴,看似效果很立竿见影,所以由古到今很多家长都使用过,可是,孩子是真的听话了吗?
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会怎样
1、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服从,会捏造一些虚无缥缈的话,由于孩子小便信以为真。当孩子长大后会突然恍悟,原来那些话都是父母的错误引导。
所以,当家长再想一把严肃地教育孩子时,便会对父母的话疑虑重重。因为在已经施教的“恐吓教育”中,提前透支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2、出现叛逆行为。孩子在面对家长的恐吓的时候,会出现叛逆心理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父母用打骂去面对孩子,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去面对父母。这种叛逆的性格会让孩子容易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都是很不好的现象。
3、胆小懦弱。父母长期对孩子恐吓,会让孩子性格变得非常胆小,因为恐惧对自己凶狠的父母。这样的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敢出来面对,只会躲在背后。孩子的性格是需要父母的引导的,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对孩子怎么样,孩子的性格就会变成什么样。
4、会让孩子变得自卑。父母吓唬孩子就是为了震慑孩子,以起到让孩子有害怕意识的作用,总是被吓唬的孩子,会在潜意识里强化自己的性格标签:“胆小、懦弱、不乖、淘气、不懂事”等等,在孩子思维和认知都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给孩子埋下了自卑的种子。
父母停止恐吓的正确方法
1、教育孩子,先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建立在尊重与理解之上的沟通,才是有效的,这比粗暴的恐吓更有意义。只有当孩子感觉自己的情绪,被接纳、疏通了,家长的教育才能行得通。
2、父母懂得发泄自己的情绪。现在的父母工作压力大,再受到社会上焦虑情绪的影响,回到家还要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很可能就把孩子当成发泄的窗口。但是这样子是不对的,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当父母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在爆发边缘了,这时候就应该走开回避一下,等冷静下来再去教育孩子。
3、正向的沟通方式。父母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成年人的思维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从来不懂得与孩子进行角色互换,去感受孩子的情感,所以才会有语言伤害方式出现,这样以后孩子不会再主动和父母沟通,甚至切断和父母的情感链接。
父母常用的恐吓方式有哪些
1、拿老师吓唬孩子。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把老师的话当“圣旨”,可想而知老师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用这样一个重要、正面、积极的形象来吓孩子,会让孩子恐惧上学,甚至是还没入学,就已经不爱学习了。
2、拿妖怪、老虎、大灰狼吓唬孩子。家长总是拿这些莫须有或原本很正常的动物来吓唬孩子,不仅会让孩子更胆怯,甚至会让孩子从此害怕睡觉、黑暗、水等一些经常被吓的事儿。给孩子留下的心理暗示可能会害了他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