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家长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依旧会出现去打骂孩子的情况,目前这种方式,在他们看来是最快最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并且是很解气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父母经常打骂孩子的后果
1、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感觉自己不够优秀,常常会因为没成为父母心中的样子而被挨骂,心里十分苦恼,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哪里都做不好。
2、会让孩子变得脆弱和自卑,和父母的关系也会越来越远。因为打怕了,不管父母说的是对是错,都对父母唯命是从,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懦弱。
3、性格的懦弱,如果孩子经常被父母打骂,时间一长,孩子见到父母就会立刻产生恐惧心理,继而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得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性格怯懦的孩子,会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表现出软弱的顺从意识,进而形成猥琐、胆小怕事的性格,对人对事往往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这样的后果,将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4、习惯性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骂。孩子为了避免承受皮肉之苦,往往会对父母说谎,避免受到责罚。因为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但是孩子的谎言很容易就会被家长识穿,为了惩罚孩子的说谎行为,家长的态度会变得更加的强硬。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种强化作用使得孩子的说谎变得习以为常,构成恶性循环。
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1、树立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2、多给孩子一些陪伴,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的爱和陪伴,只有在爸爸妈妈的精心教导和陪伴下,孩子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来帮忙看孩子或者直接将孩子留在老家。
这样的话,父母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会对他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父母要更加用心地对待孩子,平时多和他们沟通、交流或者多视频、打电话,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让他们感受到即便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也依然在关心和爱着自己。
3、重视情绪的作用,不同性质的情绪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作用。积极的情绪使人生活愉快,充满信心,心情舒畅;消极的情绪使人生活压抑,缺乏信心,心情沮丧。
同样,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家长的心理和行为也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能激发家长以充满爱的方式,主动了解孩子,关切孩子的成长,并以民主、科学的方式教育和培养孩子,从而使亲子关系密切协调,家庭气氛和睦温馨。家长要重视自身的情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培养和保持积极的情绪,克服和消除消极的情绪。
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危害
言语威胁和肢体碰撞,有些家长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总是不经意间用威胁的口吻对孩子说话:“你再……我就……”尽管这类威胁在大人心目中认为十分有用,但在孩子身上却不一定有效果,甚至有可能起反效果。威胁是对孩子自主权的挑战,如果是一个有主见的、有自尊心的孩子,他必定会故意与大人对着干,以此来显示他不是个胆小鬼。
父母对孩子偏心,至今为止,不少地区还是有重男偏女的现象出现,对姐姐各种冷漠,对弟弟爱护有加,好吃好喝好穿的优先给弟弟。或家里有两个小孩,爸爸喜欢妹妹,妈妈喜欢哥哥,父母各偏袒自己喜欢的那个,而冷落另一个。这很容易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父母只关心另一个,而不关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