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犯错后,面对父母的不断责备,或是被父母保护起来,长时间的出现自我否定,缺乏困难中的磨炼,在面对困难时候,往往会因为畏难情绪选择逃避。其实,孩子出现畏难心理,不只是孩子的问题,孩子有“畏难情绪”,父母需反思。
孩子有畏难情绪的原因和解决方式
1、常称赞,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对孩子的影响程度可以说非常之大的,相信大家生活中也都能感受得到。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对孩子的新成就,新变化多多夸奖。
但是父母要注意,这里的常称赞不要变成了“溺爱”,在称赞的同时,也要明白是非,让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自信阳光。
2、帮孩子分析困难。孩子的成长中,面对一遇到困难就求助大人或者一蹶不振的孩子,我们只要帮他想明白了,也就是说我们要帮孩子一起将困难“解剖”来看,帮他分析一下困难的性质,找找战胜困难的方法。
我们只需要提醒孩子,将一件事做完后再做另一件事,不要将注意力分散得很开,否则很容易遇到新的困难。为了使孩子更有勇气,也要及时对他进行鼓励,尤其是当他想到了好的解决问题的点子时,我们的鼓励会促使他更加集中注意力去动脑筋。
3、帮助孩子正确的去应对困难。有的孩子可能只是嘴上说“不怕”,表面看是消除了畏难心理,但真正到了要去解决困难时,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们要教孩子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去应对困难,对待困难他应该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也就是不要从一开始就怕得不敢动弹,而是要勇敢面对,要意识到有困难是必然的,但这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孩子畏难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
1、家长的过度要求。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给孩子布置的任务太难,以孩子目前的发展水平和经验,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从而常常产生挫败感,逐渐失去自信心,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家长的一厢情愿家长有时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做一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由于缺乏主动性和兴趣,所以在面对困难时孩子更容易放弃。
2、家长的包办代替。家长往往容易低估孩子的能力,觉得孩子还小,这个做不了,那个做不了。所以就包办代替,这样就剥夺了孩子许多动手锻炼的机会。同时,再加上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心里受一点儿委屈,事事都替孩子安排妥当,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依赖家长帮他解决一切问题,丧失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变得更为脆弱。
3、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都不同,有的孩子比较胆小,做事谨慎,面对没有做过的或有难度的事情轻易不敢尝试:而有的孩子则胆子比较大,爱冲动,爱冒险,面对困难似乎也不那么敏感小心。所以,对于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家长应充分理解,并寻找适宜的方法来进行引导。
畏难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1、不敢挑战自己。孩子有畏难心理,最大的影响就是不敢挑战自己。不敢挑战自己意味着丧失很多学习和成长的空间,人的能力都是从挑战自己的时候提升的。
畏难的孩子大多不敢挑战自己,这就意味着有畏难心理的孩子的抗挫能力,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差,这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和性格的形成的。
2、很难有一番成就。有成就的人一般都是自信,有勇气有胆量的人。成功是机遇加胆量加自信,如果孩子有畏难心理,那么意味着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