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很喜欢不经过他们同意,就拿别人的东西,家长就把这种行为认定为孩子偷东西,往往对孩子采取严厉的教育手段,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有的时候孩子拿别人东西,可能并不知道自身行为代表了什么。
小孩子喜欢拿别人东西怎么教育
1、家长要用心引导。孩子出于某种心理需求或满足将物品拿回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爸爸妈妈要做的并不是责骂、批评,这样很容易强化孩子行为,孩子反而会变本加厉去犯同样的错误。父母遇到这种情况,要积极的引导孩子,告知孩子正确的获得物品的渠道或方式,当然也同样伴着相应的要求与规则。
2、倾听孩子的想法。为了教会孩子合适的行为方式,家长必须先要了解孩子的愿望。当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的时候,不要立即去审问孩子,而是要和孩子温和沟通,鼓励和引导孩子说实话,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这样才可以根本的解决问题。
3、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家长要告诉孩子,不可以不经过别人的同意拿走别人的东西去玩,这样是不对的。尽量用孩子能懂的话,解释他的行为对别人和对自己的影响。
4、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来说,真正有约束力的规范和禁忌不在于父母的训导,而在于他们对父母和周围人行为规范的观察和模仿。对于孩子的“悄拿”行为,家长可以侧重为孩子树立一个有明确界限意识和能够延迟满足的榜样。
小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拿别人东西的行为
1、因为羡慕,需求没有满足。女生会羡慕明星有娇美的容颜、完美的身材;男生会羡慕球星有高超的技术。小孩子们自然也会羡慕自己没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
2、想引起家长的注意。现在的家长们都太忙了,家长们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家务、还要进行自己的娱乐活动。所以当孩子走向自己的小社会的时候,家长们往往会觉得孩子们已经长大了,可以适当的放手了。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孩子们始终是孩子。他的世界很小,家长们占了很大一部分。当他们注意到自己不再得到家长的关注,家长们越来越忽视自己的时候。他们便会做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来吸引家长的注意,有的时候甚至是一些“坏事”。
3、占有欲。在孩子是非不清的情况下私拿别人的东西时,不要随便把孩子的行为叫做“偷”。因为绝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为偷而去拿别人的东西,只是内心产生了需要感“那个东西我没有”,这种需要促使了孩子“拿”的行为。
三个方法帮助孩子建立不随意拿别人东西的理念
1、我们首先要让孩子建立物品归属权的概念。父母要明确的告诉孩子这个东西是属于谁的,谁就是东西的主人,其他的人对这个物品并没有拥有或者使用的权利。
2、通过实际的沟通示范让孩子学会与他人沟通。家长可以教授孩子具体的与他人沟通获取使用物品的方法。让孩子学习在拿别人东西之前首先征求对方的意见,比如可以让他先询问物品主人是否可以让自己拿走。
3、别人借给你的东西始终是别人的,借的东西就一定要归还,损害了要赔偿。作为家长,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借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归还。这样才能让孩子有良好的养成习惯,建立良好的品格。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及时的纠正,并带孩子进行道歉和改正,让孩子第一时间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从而改掉这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