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到了一定的阶段,往往会变得十分的叛逆,有时甚至出现对父母动手的行为;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总是去放纵孩子,这样只会让他们成为一个让人不省心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小给孩子立下规矩,在他还没有反抗意识的时候,很容易接受这些日常的行为习惯,变成一个乖孩子。
儿子对父亲动手怎么办
1、不要“以暴制暴”。如果孩子对家长动手了,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冷静下来,然后温和处理。可以放孩子冷静一会,让大家都有一个缓和的“平静期”,既让他看到家长是如何处理生气情绪的,让他知道不是所有的生气的方式都是大呼小叫,也可以是平静的。同时也需要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来消化他的情绪,等孩子发现没有了发脾气的理由,自然会冷静下了。
2、表明底线。家长不要指望孩子会自己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更大的可能性是,孩子很委屈自己“玩”手机“玩”的好好的,却被抢走了。家长一定要明确的告诉他:首先,手机是家长的。其次,家长已经告诉他使用手机的时间,他是否听的到是他自己的问题,而在家长收回手机的时候,是他打人的行为伤害到了家长,这个行为是错误的,是需要道歉的事情。如果孩子想通了,道歉了,自然就成长了一步,反之,只会变本加厉的任性。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底线在哪里,也给他时间去消化。
3、不能妥协。同孩子讲道理一定要方式温和,但是态度绝对坚定,一定要把这种“暴力”行为,扼杀在摇篮里。不要小看孩子察言观色和欺软怕硬的能力,所以家长一定要守住家里规矩,要有原则性,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含含糊糊,让孩子钻了空子。同时也要有“约定感”,就是让孩子知道和家长定了约定之后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软磨硬泡都没有用。
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孩子动手打父母这种情况
1、从小就应该和孩子明确,打人是不对的。我们从小就应该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而且要明确,打了人是要受到惩罚的。比如制定惩罚规则,要是孩子出现这种行为,要严肃对待,表情言语上都要让他意识到这是一件严重的事。
2、父母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只有学习好就行了,而忽视了他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对他学习成绩下降,简单粗暴地剥夺他使用手机的权力,会让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更不听父母的话。父母在这种时候,应该和孩子好好沟通,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被理解,才能让他更好地成长。
3、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比如,出现愤怒情绪的时候,不能通过打人的方式发泄,我们可以打篮球、踢足球、跑步等等,通过一些体育运动,释放自己的消极能量,我们还可以写日记、找朋友聊天,和信任的长辈沟通等等,把情绪表达出来,寻求帮助。只有学会正确地表达情绪,我们才能不被情绪控制。
导致男孩打父母的原因有哪些
1、平常的骄纵、溺爱,使孩子没有分寸感、界限感;
2、父母没有充分尊重和倾听孩子的意见、心声,孩子情感得不到认同和发泄;
3、孩子的安全感、情感建立的崩塌,父母统一战线,自己孤立无援,此时他已然退无可退,只能彻底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