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积极的人生品质和坚毅人格的人,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让孩子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1、家庭教育目的其实质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问题。它是家庭教育指导思想、方向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客观存在性。家庭教育目标指家庭教育活动而达到的最终结果。家庭是社会的一细胞,其命运与社会是密切相连的,因此,家庭教育目标与社会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2、家庭教育目的必须与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充分考虑家庭成员的身心发展状况,遵循孩子发展的特点和可能,实施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3、家庭教育的目的性是与家长或长辈的教子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应该认识到:在家庭环境中,家长不管自己的言行有无主观意识,客观上孩子都在接受着教育,并能够达到一定的目的。
4、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逐步在被扬弃,一些新家庭教育理念在家庭教育这块领地得到了充盈发展,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家庭教育目的的重视。
5、家庭教育目的的确定要受到社会诸因素的制约,还要受到家庭的根本利益、家长的素质因素乃至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孩子健康地成长,家长必须抛弃无意识自然发展的家庭教育理念,树立起有意识、有目的科学家庭教育新理念。
家庭教育的意义有哪些
1、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国家建设要求各种各样的人才,需要具备思想道德水平、文化底蕴、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创造精神以及适应能力的人才,而人才的这些基本素质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作为基础的,这也正是和教育方针相一致的。只有在家庭教育中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才能使子女全面成长,才能使孩子立足于社会,利国利己。
2、培养和增强孩子社会意识。帮助子女具备社会生存能力,适应社会生活。特别要帮助孩子懂得社会、懂得生活,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能够独立的生活于社会的能力,既能在顺境中成长,又能与命运抗争,敢于在逆境中奋进。
3、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创造型人才。培养孩子的个性,对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家庭教育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判断、自我控制的能力的增强,使他们能够在思考、判断中决定个人的态度和意志,并且能将自主精神、自我意识与社会化意识和行为相统一,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家庭教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良好习惯教育。教育是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锻炼、行为、习劳、思维、德行等习惯,孩子在儿童时期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所谓的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坏习惯较多的孩子。
积极语言教育。语言是把双刃剑,当前的家庭教育中,体罚孩子的现象减少了,家长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嘲讽“心罚”增多了。这些家庭中常见的冷暴力对孩子稚嫩的心灵有更大的伤害。
正面思维教育。在物质财富快速发展的当今,孩子缺少的不是生理营养,而是心理营养。做父母的积极引导和鼓励儿童凡事往好处、发掘自身的优势,培养孩子利他和亲社会行为,从而让孩子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在不断努力,勤奋进取中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绩与成就。
乐观性格教育。家庭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家长消极的教育心态。孩子一切的幸福和快乐始于积极的心理,家长需挖掘出孩子积极的人格品质,培养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宽容、乐观、有理想、人格健全、内心充满正能量的人,而家庭教育的过程正是家长自我修炼、自我学习的结果。